洞里薩湖是柬埔寨最長的河流,亦是世界第二大的淡水湖,更是柬埔寨人的生命之泉~
洞里薩湖的wiki

搭車前往洞裡薩湖的路上,是沒有什麼鋪柏油的,所以這條往洞裡薩湖的路,導遊都會跟你說“等下帶大家去按摩喔~“,因為小巴在凹凹凸凸的路面上跳躍,就像走在腳底按摩的石頭上一樣,所以它有「按摩路」的稱號,不過我個人是覺得叫它「嘔吐路」還差不多~這樣顛簸晃來晃去,我想很多會暈車的人應該挺不住吧~

還好這段顛簸路其實也不太長,我也沒有暈車的困擾,一路看著外面,接近洞裡薩湖時,路的兩旁就開始出現以木頭為支架的高腳房屋,隨著洞裡薩湖的湖面漲退這邊的居民就會跟著遷移,一年要搬好幾次家~


洞里薩湖這個名字的由來,有一種說法是說Tonle Sap是來自希臘文「海」的意思,元朝的周達觀到達這裡時,將洞里薩湖叫做「淡洋」。

洞里薩湖呈長形位於柬埔寨的心臟地帶,每年的5-10月雨季,湖面面積可達11,132平方公尺,水深達14公尺;當旱季來臨時,又深只有1公尺。懸殊的變化,使旱季時露出的湖底淤泥,成為農民播種早稻的肥沃良田,雨季時,藏匿無數昆蟲及微生物的雜草沉入湖底,成為滋養魚類的天然飼料。居住在洞里薩湖的居民,都是住在高腳木屋內,隨著雨季來臨,湖水變化,房子可以「整間」用船拖走或是用卡車搬走。湖畔的村落有住家、學校、商店、郵局甚至是教堂,街搭建在水面上,形成特殊的聚落景觀。

洞里薩湖每當春天降臨大地,中國境內青藏高原白雪融化之後,雪水流入湄公河,到了金邊,水量之大,使原本是東南流向的洞里薩河,改變水流的方向,轉為流向西北方,注入了洞里薩湖;再加上五月到十月的印度季風,帶來豐沛的雨量,讓洞里薩湖逐漸擴大面積成為一萬多平方公里的大湖泊。到了十一月至第二年的四月,洞里薩湖之水,便往下順著洞里薩河流出,這時水流的方向轉為往東南方向流,在金邊和湄公河交會之後,續往東南方,經由越南流入大海。也就是說,在旱季的時候,洞里薩湖反而會縮小為三千多平方公里的面積。要問洞里薩湖有多大、有多深,那就要看天候決定了!

柬埔寨人民的日子貧富與否,則是靠洞里薩湖來決定。每當雨季來臨,碼頭離市區只有9公里;但到了旱季,距離就變成17公里了。洞里薩湖的居民得隨季節的變化常搬家,但洞里薩湖並沒有虧待他們,反而以豐富的漁獲量來作為回饋。


洞里薩湖的河床是紅砂地質,所以河水呈泥黃色,看起來實在很髒.....QQ
不過,這裏整個族的族人都依賴這河生存,洗東西、洗澡、上廁所全都在這裡(還好不是連喝水都喝湖裡的水.....)~


這樣的生活和我們的生活真的差異很大.....,能擁有這樣物資生活的我們,真的應該要感到很滿足...






因為貧乏的生活,所有的物資都是國際上的各國捐贈,哪一國捐贈就會有那一國的國旗,這裡的生活全都在水上,房子有大有小也有各種雜貨店....

這是韓國出資贊助的水上學校,我們去的時候是假日,所以就沒看到來上課的小朋友~



水上的教堂



還有水上的醫院、餐廳、郵局、醫院、加油站..,什麼都是水上的,也算是一種很特別的景象~

水上的警察局



這也是國際上捐贈的水上籃球場,在水上的籃球場真的很酷~打球不會暈嗎?



這一家很漂亮吶~是彩繪的小雅房,我想這家人的生活應該是比較好吧~或者是有特殊身分地位的人吧~



其實洞里薩湖的河流沒有受到工業污染, 所以魚量其實十分豐富,有兩、三百種淡水魚類,其中有種筍殼魚細嫩鮮美、骨刺又少,是國際市場上的熱銷貨~~

當地居民喜歡把筍殼魚曝晒在太陽下,讓它半熟並些許腐化,再用鹽醃並密封上數個月,俗稱“臭魚“,是他們的最愛~


遊湖的一路上,看到很多家都捕到好多小魚,每一家都在晒魚~


這裡看到很多韓國的國旗,韓國真的花了不少錢一直在拓展他們在國際上的知名度




好帥氣的船伕~還好我很快速的拍下來了!XD




這是水上的算是休息站餐廳~



那是真的蛇喔,是這個小女孩的寵物~


另外這個小女孩長得真的好可愛~



如果你有機會來這裡,請記得帶著文具或糖果,當他們跟你要東西時,請不要給他們錢,不要養成他們乞討的習慣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露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